我院韩强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采访

作者: 时间:2022-05-01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院韩强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采访,就何为劳动、劳动和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劳动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历程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程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劳动精神发表看法。

韩强表示,劳动是指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社会,正是在劳动中,人们相互协作,结成社会,人也成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一切历史的基础条件。正是有了劳动,人们才能创造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类社会才能生存、延续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人类劳动的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劳动的本质没有变,劳动仍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劳动人民也仍将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

韩强指出,劳动是文化的源泉,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劳动在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正是出于劳动与生存的需要,人类才直立起来,从而脱离了动物界,最终演变成真正的人类。离开了劳动,离开了劳动阶级,人类就一刻也不能生存,也难以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正是由于劳动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而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导致产生了统治阶级,人类社会由此进入阶级社会。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根本就在于正是广大劳动阶级反对少数统治阶级的斗争,使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建立起来,从而促进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了社会发展。可以说,劳动是人类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的根源所在。

韩强指出,劳动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着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才能激发社会的劳动、创造活力,使劳动成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前提,也为实现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基础。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新时代的劳动精神集中体现为伟大的劳模精神,这一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劳动领域的传承和发展。

韩强强调,首先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每一个公民以做普通劳动者为荣;其次要促进领导干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后要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必须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青年学生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工农大众相结合,在劳动中经受锻炼,培养劳动情感,提高劳动技能,从而继承好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采访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204/t20220430_5406604.shtml


编辑:唐圳宇

审核:韩强


邮箱:bwmy@bfsu.edu.cn  电话:010-88816864  邮政编码:10008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版权所有:【在线赌钱】中国有限公司

手机版